2017年11月11日,以“医迈相承,步同凡响”为主题的深圳迈步机器人产品发布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外骨骼机器人BEAR-H1迎来首秀。迈步机器人CEO陈功与现场百余位医疗专家、机器人专家、行业媒体、热心观众共同见证了产品发布会盛况。
BEAR-H1是一款用于中风患者步态康复训练的新型可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此款机器人降低了康复训练的成本,实现了高质量、长时间、智能化的步态康复训练,弥补了传统康复治疗中成本高、体力消耗大、专业人才匮乏等不足,让更多中风患者能够获得步态康复训练的机会。
众所周知,康复辅助器具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实施辅助性治疗及预防残疾的产品,是帮助功能障碍人士恢复人体功能、融入社会和改善生活品质的有效手段。康复机器人属于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分支,是机器人技术与医工技术结合的产物。目前,康复机器人主要分为医疗训练用康复机器人和生活辅助用康复机器人两大类。其中,医疗训练用康复机器人包括功能恢复型(非穿戴式)、功能恢复与辅助复合型,生活辅助用康复机器人包括功能代偿型、功能辅助型。
我国有2亿多老年人、8500万残疾人,每年还有上亿伤病人,是世界上康复辅助器具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为保障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康复辅助器具合理配置的基本需求,下一步,国家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基本的治疗性康复辅助器具逐步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对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给予补贴。完善康复辅助器具工伤保险支付制度,合理确定支付范围。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将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纳入保险支付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支持康复辅助器具消费。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许多国产品牌走出国门、远销海外。但是,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不完整、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市场秩序不规范、部分高端智能辅具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还不能掌握等问题。
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康复机器人是由英国公司1987年研制,早期研发的康复机器人均以单自由度为主,设备运动模式单一,而价格也便宜,所以被医疗单位广泛应用。近年来一种可穿戴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异军崛起。可穿戴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基于仿生原理进行设计,结合人体工程学,能舒适穿戴于患肢,每个自由度在机器人上都对应一个单独驱动装置,因此,可以确保其运动与人体自由度运动同轴。可以实现更自然有效地康复训练,但目前多用于后期康复训练和残疾人辅助。现在的康复机器人种类已经十分丰富,应用领域也不再限于康复训练。如今出现了很多种残疾人辅助康复机器人,例如智能轮椅、导盲手杖、机器人假肢以及各种外骨骼助力装置。康复机器人在社会行为障碍的干预与治疗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包括自闭症类群、多动症以及其它目前相当普遍且数量不断上升的儿童行为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康复机器人技术还朝着促进原居安老、推迟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通过陪护缓解老年人孤独的方向上进一步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加剧,但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康复辅助器具市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有利于引导激发新消费、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迈步机器人秉持着“科技助行”的理念,欲通过智能化的机器人技术缓解我国康复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帮助更多需要步态康复训练的残障人士,以应对我国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坚持自主创新,改善产业结构”是迈步机器人的长远规划。在未来,迈步机器人会积极投入研发,以应对康复医疗机器人领域日新月异的挑战。